通儒院教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通儒院教学论坛 首页 精华推荐 查看内容

李培根:师问

2014-8-6 01: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48|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2014年7月22日,“全国第四届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此为已经作者审阅的文字实录,由作者授权在共识网上发布, ...

李培根:师问

发布时间:2014-08-05 09:53 作者:李培根
 

  编者按:2014年7月22日,“全国第四届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此为已经作者审阅的文字实录,由作者授权在共识网上发布,以飨读者。

李培根(资料图)
  能参加这个会议、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与大家交流,非常荣幸。我是一个机械工程的教授,算是一个工匠,而在座的诸位大多数是哲学、逻辑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学者。你们是文化人,我在你们面前“论道”,诚惶诚恐。所以我今天不是论道,只是提出一些问题。在座的大多数都是教师,或者曾经做过教师,那么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问一问教育。下面提的一些问题,实质上也是试图以批判性思维追问教育的某些问题。
  这个会议的主题是批判性思维。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大至教育方针、小至创新教育的方法、模式,等等,面对那些问题就需要批判性思维。大家也在努力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但我想,恐怕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批判耶?理性耶?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什么?大家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即“批判”。我想到康德的一句话,“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康德的这句话是在讲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东西,我感觉放在批判性思维上面也比较合适。最关键的是什么?第一是理性,因为批判一定要基于理性;第二个呢?就是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为什么第二个也是关键?大家想一想,即使自己本来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因为不公开运用,慢慢也会退化的,久而久之,实际上也没有了。
  教育改革——道耶?术耶?
  长期以来,各个大学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改革,如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等等,都是有意义的。但大家还是感觉到效果有限,我们的教育改革究竟欠缺了什么?这里我给出卡尔·雅斯贝斯说的一段话,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有一本书《时代的精神状况》,里面有一节讲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得到启发。他说:“教师们在缺乏任何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情况下强化着自身的努力;论教育的新书层出不穷;教学技巧持续扩充。今天,单个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支撑,他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的。而且,我们的善所独具的特征似乎是,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实验,这个教育的解体所形成的是种种无关宗旨的可能性。人们为自身努力争得的自由正在消散而成空洞无效的自由。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
  他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很多教师很努力,很富有牺牲精神,做了很多的改革。但是,可能做的很多事情是无关宗旨的东西,换句话讲,是失去灵魂的改革(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比如把原来的课程体系改变一点,增加一门课或减少一门课,课程内容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等等。这些东西有意义,但还不是真正的触及到灵魂的改革。哈佛大学的哈瑞·刘易斯(哈佛学院前院长),他写了一本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相信很多人士可能看过这本书。里面提到“哈佛是如何放弃教育的宗旨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术”上。当然,“术”也是有益和重要的,但是“道”更重要。
  入世为师——征服耶?适应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到德国的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他被视为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讲到“现代化的核心或者说最能体现现代化的指标是理性化”。他比较了东方理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认为西方理性主义是“入世而不属世”,对现实世界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紧张的对抗和征服型的关系,简单讲就是更多地保存一种批判性。那么,儒教理性主义更多的则是“入世而属世的”,它是以实现现实世界的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对现实世界是一种“理性的适应”。这个评述有一定的道理。当然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把它推到极端,适应和征服都需要。问题是我们可能只强调“理性的适应”,而“理性的征服”太欠缺,也就是说“理性的批判”太少。仔细想一想,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也是这样,就整体上来讲,我们更多的是“理性的适应”,缺少理性的批判、征服。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教师,对于教育方面的一些认识,可能现在要更多一些“理性的批判”。
  对于学习者——为己耶?为人耶?
  夫子教给我们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似乎能记住这句话的国人比较少,真正懂得其含义的更少。其实孔子的这句话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讲这个“为己”当然不是自私的意思,而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成为自己。那“为人”是什么?学习给别人看,为了实现别人的预期和目的。显然孔子是提倡“为己”之学的,不提倡“为人”之学。遗憾的是,几千年来我们更多的是“为人”之学。
  关于教育的宗旨——器耶?人耶?
  孔子讲“君子不器”,是不是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君子不器己”,还有一个是“君子不器人”。你不要把自己当成工具,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教书的工具,另一方面,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这是两个方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到底是从人的意义上去理解教育,还是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实际上强调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本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从实践上讲,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面对当下。我们没有强调学生的自由意志,实际上是希望学生“听话”。我认为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怎样讲?《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讲,“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非常强调这些。他的话虽然不是针对教育的,但是对教育的启示应该是巨大的。也就是说,真正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就应该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而不能只是希望学生成为某种工具。
  大学责任——服务耶?引领耶?
  哈佛校长福斯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那么,就让我冒昧地做一个定义。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这句话真象是对我们说的,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面对当下的。丘成桐有一句话也引起我的注意:“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引领社会,而不应该在政府、企业、或传媒的驱使下迷失方向。”(新华日报,2010-3-31)当然他的话说得可能有点激烈,但是大学的确一方面需要服务社会,另一方面更需要引领。因为一个国家的大学如果不能够做到引领,那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显然是不利的。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但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的风向标,而更应该是社会的发动机,尤其是一流大学。大学不应该仅仅引领科技的发展,更应该引领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引领表现在开放性和批判性上,开放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思想乃至异质思维的包容。某些异质思维在未来会被证明是正确的,当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不就是异质思维?
  教育的中心——教师耶?学生耶?
  我的观点,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在2011年的党代会上就通过了三大战略转变,其中之一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实际上,现在的大学都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因为在大多数学校里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对教育者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对学生不是放任。实际上,对教师而言,这种理念还体现一种人文情怀。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甚至应该从深层次、从哲学的高度,从自由存在的意义上,从对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上去理解。
  以学生为中心,那教育到底靠谁来办?肯定主要是靠教育者来办教育,而不是说靠学生来办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不是包办和包揽,如何“导”是关键。又有人会说,可不可以两个中心?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心?教育的中心是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考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心显然应该是学生。可以讲教师是办学的中心,但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此外,都是中心,会助长教师在一种过度“有我”的语境中去思考问题。其实教师应该更多地在一种“无我”的语境中去思考教育问题,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中第一性的存在。
  与学生的关系——“我与你”耶?“我与它”耶?
  马丁·布伯有一本书叫《我与你》。他是哲学家,以前在德国教过书,在希特勒时期曾经是犹太人的精神领袖。马丁·布伯把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他提倡的关系是“我与你”。他讲“我与它”:我带着我的预期和目的与另外一个对象建立关系,这就是“我与它”的关系。反之,我不带有预期和目的,我把对方看作是跟我一样的神性存在,这就是“我与你”的关系。他讲,不管那个预期和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那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为这个人没有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讲到“我与它”,布伯提到很多理想主义者极力推崇自己的理想的时候,不过是把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当成了自己实现美好目标的对象和工具。专制乃至大屠杀很容易在理想主义的幌子下出现,希特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谈到教育时他说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后人会存在什么或者必然会存在什么,而是告诉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真正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我觉得这是作为教师理解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我在体会“我与它”的关系时有个例子,我有一个小外孙女,我很爱她。有好几次,我回家后逗她玩,她还对我发脾气。有一次,在她很平静时我问她,外公这么爱你,你为什么发脾气?她说,外公有时候很好,有时候有点“矫情”(也许她不知道怎么准确表达)。我体会到,她烦我逗她的那种时候我根本没有试图去理解她的存在,我只是把她当成了我表达爱的工具,这实际上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我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再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时候我们老师会说“我们也是为学生好啊”。但是我们更多地应该想想,我们把学生真的当成和我们一样的神性存在吗?真正把学生当作伙伴关系吗?
 
  教育抵达的最高境界——知识耶?心灵耶?
  简单地说,我的观点是:教育最高的境界不应该是知识的抵达,而应该是心灵的抵达。我昨天下午在一个朋友、民间谋士王力那里,参观他的创新思维博物馆,里面有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在漫不经心的地方发现心”。我觉得教师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将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水平。
  博雅教育——通识耶?创新耶?素质耶?心灵自由耶?
  很多人谈博雅教育,我们好像说成是素质教育,台湾提的是通识教育,香港是博雅教育。
  我的一位朋友冯达旋先生,他现在是台湾清华大学的执行副校长,他讲过关于博雅教育的话对我有启发。他说Drew大学的Ollmom博士告诉他:“把你的思维带到你从来没去过的地方”(takeyourmindtowhereithasnotbeenbefore)。他还提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的故事。崔琦说,在此大学(指AugustanaCollege),他能自由自在以他个人的速度阅读、学习及思考。冯先生认为,应该使学生能够“跃迁”而不只是“延续”。他讲‘博雅’不只是行动,不只是课程,不只是学习过程,最重要的它是一种“心灵的思维”。的确,冯先生对博雅教育的认识在一个更高的境界。所以我觉得博雅教育不只是通识教育,不只是书院,也不只是创新创业精神。我们有一些大学建立了书院,或者采取了别的措施,目的似乎是推行博雅教育。虽然那些都是很好的形式或措施,但那还不是真正的博雅教育。我的见解,博雅教育的关键在于心灵的自由,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试图让学生更容易找到他们的自由存在。心灵自由才能够“跃迁”,心灵自由才能自由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心灵自由需要开放,需要自觉。其实我们想一想,真正心灵自由的人,也善于学习。所以有人讲:人在哪里,教育在那里。其实对一个心灵很自由、很开放的学生来讲,他在学校里面不仅仅是在课堂上面学到东西,不仅仅是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东西,他从学校里的生活中间、很多细微的地方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心灵开放、心灵自由者敢于批判并善用批判性思维。
  学习好的标准——多识耶?好奇耶?
  严复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他比较中西方的差异时说“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说得真是非常贴切。我们的教育,怎么真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因好奇心驱动而自己去学习某些东西?这方面我们教师做得太差了(总体上)。另外,现在中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搞研究,多数研究者都不是好奇心驱动,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创新教育——精英耶?大众耶?
  我的观点: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意思是说,创新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重点大学,创新教育也不能够局限于优秀学生。其实我们现在很多重点大学,当然也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基本上主要还是在好学生这个层面上。我们学校有个启明学院,选拔的只是优秀的学生。真正很普通的大学生,受惠于创新教育的还是太少,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一般人的潜能大概都只发挥了百分之几。有的人说是10%,有的人甚至说6%或4%。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潜能都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学历很低或学习成绩很普通的人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无非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自由一些,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举个例子,一汽(公司)有个人叫王洪军,毕业于一汽技工学校,他在轿车钣金修复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有一年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还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说明普通学生(甚至中专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这是教师们需要思考并实践的。
  因材施教耶?自由发展耶?
  朱熹讲:“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很好的东西。但问题是,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去理解因材施教?有两种理解因材施教的思路,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还有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因材施教,较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更多的是按照教师自己的理解,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是有限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就像我前面讲过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教师与学生是真正建立在“我与你”的关系上,这样的因材施教才是有意义的。卢晓东曾提到一个“失败”的医学教育与成功的作家这样一个例子--冯唐。冯唐是一个作家,去年(2013年)是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上榜作家,他在作家这个圈子里颇有名气了。但他以前是学医的,1990~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如果冯唐在接受医学教育时候,每个教师都极其严酷地抱定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且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践行,冯唐会有机会成为一名作家吗?老师们不折不扣地以医生为目标的因材施教是否会成为一种对冯唐成为作家的极为强大的阻力呢?卢晓东就冯唐例子提的问题的确应该引发我们思考:因材施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总而言之,因材施教的关键在哪里?还是要让学生自由发展。
  什么样的视野更重要——问题耶?知识耶?
  引导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视野?这是体现教育水平的。比尔·盖茨号召大学生要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素养,它本身可以引发求知欲。关注重大问题本身还是一种人文情怀。我认为,问题视野比知识视野更重要。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更重要的。
  实践中我们真是存在一些问题。我前几天参加一个机械方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议,重要议题之一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在教育部提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这个非常好。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讨中,大家谈得比较多是怎么重视基础,怎么重视项目实践,怎么重视动手能力等等,这些当然都需要。但是唯独不大有人谈怎么引导学生去关注问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这是欠缺的一面。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培养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能仅仅强调知识面。
  另外我联想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6月18日下发的一个通报,就是“两禁”:一个是禁止记者站跨行业、跨领域采访报道,另一个是禁止新闻记者和记者站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批评报道。我感觉这的确有点不妥,尽管新闻界和我没什么关系。不能够因为现在记者采访中存在一些问题就采取“两禁”,这在逻辑上似乎是有问题的。比方说,最近发现有教师性侵女研究生,那总不能够出一个规定说以后不准男教师带女学生吧?其实对新闻记者来讲,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记者作某些批评报道通常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当然必须依法。这个话题可能说远了一点,意思是不能营造阻碍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
  思维方式——逻辑耶?证伪耶?
  波普尔(KarlPopper)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我昨天下午在汽车上还向董毓教授请教批判理性主义。我觉得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还是有其意义的,就是我们的思维不能完全沿着传统的逻辑方法,证伪也是非常重要的。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有人认为是科学观和民主观相统一的理论,科学寻求证伪,民主寻求避害。“证伪”就是试图去发现有什么问题,有没有错。“民主”的目的,同样也试图去发现有没有什么问题、是否存在重大利益损害,只不过在社会领域的避害要依多数人的意见,哪怕多数人意见并不永远是正确的。所以科学和民主两者都给自由留下了广阔的天地。
  还原教师人格——理想耶?现实耶?
  对教师,有很多美好的词语: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等,这都是颇富诗意的词语。现实中呢,说实话,真要让我们做到也许比较难。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现实一点,要让教师具有对生命意义的敬畏、尊重。这样他能够有意识地和学生建立“我与你”的关系,像前面所讲的那些。
  还原教师的基本人格,其实就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我们的教师自己要有独立精神、自由意志,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我们的教育者也需要更好地成为自己,在对学生的引导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
  师者之要
  最后,我说一个师者之要,是我自己的理解:
  在自己内心给自由留下广阔天地,让学生心灵给自由留下广阔天地。这都需要批判性思维。
  谢谢大家!
 

 (来源日期:2014-8-5 | 责任编辑:令狐冲 )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dlpl/shpl/2014/0805/110544.html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人民大学|通儒院反馈|通儒院   

GMT+8, 2024-5-17 19:00 , Processed in 0.0734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设计

返回顶部